今天一樣按照我平常行程,上完西文課後,馬上跑去書局看書。一方面是看有沒什麼新書,另一方面順便利用原文書,複習上課後的單字,看看還記得幾個?基本上,現在是不太想買書,能在書局看完就在那裡看完!自從去年從房間整理出一千多本(和我其它朋友比起來,算少了!一個書多的像小書局,另一個多的像倉庫。),捐出去後就很少再買了。放太多書在身旁,事實上發覺會重複看的書很少,有些可能看過一遍後,就放在那生灰塵,真正值得重複閱讀的不多;聖嚴法師說過:「一本書從頭到尾,完全的閱讀過,才算真正的擁有。」擁有不一定要放在身邊,送給需要的人也是一種價值,書只閱讀過理解了,有記憶在腦袋中,就是真正的擁有;實值的書擁有太多,不容易放下,更不容易接收新的進來......所以,現在我不藏太多書在身邊(離題了....)。


  跑到台中外文書最多的書局,原本相關的歐洲語言書籍一堆,包含法文、德文、俄文、西文.....一堆,結果都不見了。只好到另一個書局,結果變的更少了,本來至少有兩個櫃子數量,現在只剩半個了,當然這種情形,不是馬上出現,跑了好幾個書局,都是一樣的情形。記得以前歐語的書很少,去年底開始就開始變多了,而相同的在歐語學習中心,去年底前一堆人報名學習西文、法文、德文...等,就延時開課都有人排隊,連超冷門的阿拉伯語,我想排進去旁聽,都沒位子。結果不到三個月,一堆人開始放棄,班級一班一班的停掉,哈哈!這算試用期嗎?還是趕流行!


台灣最大主流的兩種語言是美語及日語,原因是什麼不想解釋,大家都知道!可解釋的理由太多了,基本上我不喜歡日文,但是生活環境中太多人學日文,而會日文的人再去學英文,大多都有個特點“日式英文”,以前我舊公司同事及主管,當他們學會日文後,說英文時完全聽起來很怪,跟那些賓妹比起來,我更聽不懂、不習慣日式英文。與其學日文,我寧願學韓文(學過一段時間,但學太多了腦袋有點亂掉,等過一陣子再學。)


大部份人學習外語的理由及區塊,可分為這幾項:第一、20%的人因為真正的工作非常需要第二、10%的人是因為興趣及夢想第三、15%因為工作,所以好像需要(基本上這區塊的人,真正有學成的人不會很多,大多是半調子。)第四、50%的人不知為什麼要學,因為大環境影响,包含政府政策,補習班宣傳,而覺得好像需要(這區塊的最多,不知為何而學,看到朋友同事都在學,或者被外界廣告影响,覺得好像需要學外語,但又不知要學什麼,隨波逐流,朋友學什麼就學什麼,當遇到難點就放棄,但放棄久了又重新學起,週而覆始,完全不知自己學外語的目的為何?)最後一個區塊是5%的人,他們知道自己不需要學外語,知道自己的目標在那?(這些人明白了解自己需求在哪,一但遇到目標出現時,學起外語又比前幾個區塊的人還快,更容易成功。)

  事實上,大部份的人會盲從都是受了社會商業價值及政府盲目政策的影响,台灣需要這麼多美語或日文語言證照嗎?真的從小就要學美語?到後來都是自己嚇自己,盲目追求政府的政策,完全不知自己需要什麼?考一堆嚇人的證照!我跟從國外回來的朋友們,大家聊起來這些政策,其實考過那些台灣自己辦的證照,到了國外還是不會使用當地語言,最後還是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後,才真正的學會!那在台灣考的那些目的是要做什麼?大家仔細想想,其實還不是政府發現社會上學美語的機構變多,放手那社會工商企業去創造賺錢機會,搞出有的沒有的證照,或者提出一堆累死學生及家長的政策,讓學美語好像是一門很嚴肅的專業科目,反正如何最後政府還是最大的獲利者。所以每到一個時間,有如投資曲線w線,學語言的就有如流行風潮一樣,一段時間後就變很多人的學,又過一段時間後人潮消失,等到政策很亂時,又開始提出鼓勵大家學美語。


      可是這麼久以來,有真的更多人語言變好嗎?沒有啊!現在還變成亞洲排名最後了,語言是一種習慣、生活溝通,除非是專精才要真的當成學問,新加坡、菲律賓、東南亞、歐洲,隨便一堆人的英語都不錯,那是人家政府教育政策,從教育過程中讓英語成為生活習慣,不強迫人民一定要學英語,讓學生自由選擇,不當成必要的科目,在沒壓力下,學生可以去專心學習其它更重要的學問。雜誌數據報導,台灣學生外語程度吊車尾,廢話,這是經年累月必然的結果;個人從小到退伍後,從來都沒想過學外語,由其在國中階段,管它政府怎麼規定,學校怎麼教,最數學沒興趣,最痛恨的就是英文,數學考不好老師也沒特別說什麼,但英文只要考不好,老師就在那狂打學生,好像考不好就十惡不赦的大混蛋(有這麼嚴重嗎?)。但是只要是對學生不錯的老師,本人對該科就會很努力,讓成績很好看。聯考時,英文只猜對了十九分,還不是考到不錯的專科,而在專科時期,如果不是因為其一個老師對學生很好,英文還是放棄階段。因為國中時的陰影太嚴重了。直到工作開始,才有打算學外文(還不是英文,而是先學法文。)後來花了幾個月學一點點的英文,雖然還是很爛,但比起學生時代,好太多。時間報酬不成正比,短時間的成果比學生時長時間過程好太多了;不過因為興趣關係,現在西班牙文比英文強,但是這有什麼關係,中南美洲講英文還不一定通呢!


  誰說英文是最重要的,它只是溝通需要的語言其中之一,看個人需求及需要程度!到中東經商能用阿拉伯語會更好,去法國使用法文更能溶入生活當中,每種語言都有它的文化及歴史,更有它的習慣及美學,不能以一概全其重要性;政府在語言教育政策推動下,如果一樣搞不清楚實行語言學習制度的重點及方法,不管學生再多早學英語,台灣學生外語程度永遠是掉到最後一名;而推行外語學習的政策,永遠都是商人賺錢商機,對台灣所有人而言,週而覆始的流行風潮,沒有進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muel06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