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不想學英文?有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!

   歐洲在羅馬統治時期,整個歐洲的共用語言是古典拉丁語,當時帝國外的地方,並沒有正式的文字,後來其它地方的領土,在崇拜主義下,其它地方也開始學習羅馬帝國的文字、藝術、政治、文化、經濟、建築、法律.....,到目前為止,現在很多國家都還有這種崇拜主義的現象,羅馬帝國的王權象徵老鷹,後來很多國家都使用,例如:俄國的雙頭鷹、西班牙的國旗、希特勒的軍旗、美國的老鷹....都是,基督教的盛行也帶動了拉丁語的廣傳,有人說拉丁語是神的語言,這句話問很大!也只說天主教的開始,聖經文字的編寫是用拉丁語,說是神的語言,實在太過遷強,我始終懷疑教宗的成立,只是為了掌權,跟神無關!!

   中世紀法國路易十四的強勢,在經濟、文化、藝術、建築,受到其它國家的模仿,法語也成為歐洲主要的語言,後來很多人都學法語,對他們來說是上流社會的象徵。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,侵略了許多國家,也讓許多國家使用德語。最近二百多年來,美國利用它的軍勢力量,打著自由主義,暗地統治許多國家,也把美語推廣到全世界。

   一種語言的流傳跟殖民文化是有相關的,台灣最主流的兩種語言是日本及美語(美語和英語是不同的),基本上日語會流行最主要的因素,除了工商業的關係受日本文化影响,主要的還有台灣曾被日本統治,那種習慣是無法抺滅的!老一輩習慣日本語的使用及文化,進而影响下一代對日語的喜愛。而美語呢?受美國的影响,什麼都跟美國學,不管任何什麼,都好像美國是最好的,這種愚笨的觀念,在美國本土也是一堆人,更好笑的是總還有人認為全世界只有美國一個。

   事實上,美語聽起來真的很沒有美感,比起英式英語還難聽,美語的文字沒有文化可言,只是從模仿及組合拚圖出來的語言,沒有規則美感。流行只不過美國的影响力,在我接觸其它語言前,好像是覺得美語到處都可用,可惜後來才發現,全世界很多地方不用美語的,中東地區使用阿拉伯語,中南美洲及西班牙使用西語,在歐盟使用法語及德語.....美語會流行,只不過美國的覇權主義下影响的。

學語言不用跟著世界走,有時環境流行的語言是假的,只是一時的。不如跟著自己感覺走,喜歡那一種語言就去學那種,喜歡法國文學就去學法文,喜歡義大利歌劇就去學義大利文,跟著流行學語言,到後來只會容易放棄,按照自己喜好學習,更容易溶入語言文化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muel06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